大学生创业那些事儿

来源:

点击量:

——访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优秀创业学生王超宇 

90后的见多识广与独立,信息搜索能力和整合能力以及对前沿趋势的判断力,使得他们具有更多的创业意识。在燕京理工学院,就有一群不甘平淡的大学生,他们在别人还在做发财梦的时候,已经将想法付诸了行动,在他们的大学生涯中,增添了一抹奋斗的色彩。

 

王超宇同学

王超宇,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应用化学专业1303班学生。出于对摄影、设计行业的浓厚兴趣,王超宇进入大学,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钻研专业知识,并利用周围人脉组建了自己的创业团队,在大学期间先后成立了设计印刷工作室和稀土开发区超宇广告工作室。创业初期,王超宇致力于为周边学校制作宣传册,印刷学校宣刊物。发展至今,王超宇积极研读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供给侧”、“需求侧”平衡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瞄准了学生毕业季的商机,为学生提供毕业照片的拍摄和艺术制作。凭借4年积攒下来的人脉以及交际能力,工作室的业务发展至今已崭露头角。

回想曾经的创业艰辛,王超宇告诉记者:“如果你决定了要做什么事,那就离开床铺、离开宿舍,真正动手去做。”对于创业者来说,被泼冷水和迷茫,是成功的必修课。大部分人,倒在了漫无边际的黑暗中,但总有那么一群人,坚持到了最后,于是,他们看到了黑夜过后的灿烂黎明。虽然困难重重,但大学生创业的意义不在于一定要马上成功,而在于驱使参与者拥有一颗独立、奋进的强大内心,驱使自己实现人生价值。

“我时常提醒自己,记住自己最初的梦想,这句话经常回荡在脑海之中,这样不至于使自己在这个多变的社会迷失方向。现在的我们不要期望和在意能获得多少经济利益,而更应在乎我们的努力能获得多少对未来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能够对自己的未来创造多大的价值,这些应该是我们关心的,也是该思考的东西。”王超宇对记者说到,这也代表了大多数大学生创业者的心声。对于在校大学生,王超宇表示,大学时光是美好的,应该更多的去接触外面的世界,了解社会发展,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培养自身,为自己后期就业做好充足准备。

“比赢利更重要的是经历。”王超宇和他的创业团队,满怀着一腔创业热情,正在一步步塑造着自己不一样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