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来源:
点击量:
合上书的那一刻,不免浅见深于笔端,作者用其温暖和细腻的笔描绘了一个关于人性的本质与救赎的故事。故事虽然美丽,但是也很残忍,小说描绘了富家少爷与仆人哈桑之间的故事。本来是情同手足,但是在一次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难堪的事,也许是因为自责和痛苦,随着哈桑儿子的离开了,不久,阿富汗叛变,前苏联占领了阿富汗,阿米尔为了逃生,也和父亲一起逃到了美国,长大后的阿米尔始终不能原谅自己对哈桑所做的一切,为了赎罪,他又回到了曾经和哈桑生活过的地方,希望能够弥补当年自己所做的一切,但却也发现了一个隐藏多年的秘密,原来哈桑竟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虽然有点不能接受,但所幸是以美好结尾。 其实我很喜欢文中的哈桑,纯洁善良的哈桑对阿米尔少爷无条件的忠贞,哈桑说的第一个词是阿米尔,哈桑说:为你,千千万万遍,虽然后来哈桑为他追风筝而被人强暴时,他选择了沉默,但终究踏上了赎罪之路,诚如作者所言:“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己爬上来,回首前日,我意识到过去的二十六年里,自己始终窥视那荒芜的小径。”很羡慕哈桑对阿尔法那伟大无私的友谊,那份默默的付出,虽然说对于阿米法让他走的行为,他的内心也有过悲伤和失望,但他并没有问为什么,只是默默的走了。我羡慕这样的友谊,一个只会为自己付出但并没有要求任何的回报,待人真诚,也许他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他并没有觉得自卑,对生活也是充满了希望。在如今的社会中,我们身边又有多少这样的朋友。所以,每一份友情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一定要且行且珍惜,我很庆幸,我遇见了这样的一个人。 其实,这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政治史,描述了阿富汗的变迁,描述了在艰辛的条件下,人们艰难的生活。也许正是用小孩子之间的生活更能把这种感觉描述得淋漓尽致了吧。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风筝,不管那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地去追,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追风筝的人,只是我们心里的那只风筝还没有放飞。我觉得阿米尔追到了,当他看到那像潘杰希尔峡谷一样的微笑时,想必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救赎,所以,期待每个人都能追到心中的那只风筝,那只属于我们自己的风筝。 文章的结尾写道:我一个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风拂过我的脸庞,我的唇上挂着像潘杰希尔那样大大的微笑,我追。风筝象征了兄弟情义,在追风筝的过程中,也许血迹淋漓,但最终追到风筝的人,才能获得平静和安宁。 为你千千万万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