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设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专业设置

机器人工程专业(本科)

来源:

点击量:

专业介绍

机器人工程专业为多学科交叉融合新工科专业,通过4年学习,学生将掌握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系统所需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毕业生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工业机器人设计、研发、技术服务、项目管理等工作,也可在国内外高校读研深造或通过本硕直通出国留学。机器人工程专业隶属于燕京理工学院智能工程学院,与其他5个本科专业同属装备制造领域,契合国家制造强国战略,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标区域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形成了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学科专业群,本专业师资由数十名教授、讲师、工程师、企业导师组成。

专业课程

本专业主要学习机器人技术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电可编程控制器、机械设计基础、工业机器人与生产线、机器人驱动与控制等课程。



实训中心

机器人工程专业依托学院工程训练中心、智能制造、机器人、PLC、3D打印等16个实验室和训练中心,教学仪器设备值达1500余万元,实验开出率100%;建有校外实习基地36家,同时拥有廊坊市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科普基地、学校重点实验室、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等平台,实习实验教学有充分保障。智能工程学院重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专门建有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或河北省等重大赛事,成效显著。




点焊机器人工作台


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秉承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适应国家特别是京津冀地区机器人相关应用行业的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和国际视野,具备机器人编程、工程应用和系统维护专项技能,具有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从事以机器人及相关领域的制造、开发、工程应用等工作,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前景

机器人工程专业秉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培养同时具备理论与操作技能的机器人领域复合应用型人才,以机器人设计和机器人检修为特色方向,培养具备机器人编程、工程应用和系统维护专项技能,具有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从事机器人及相关领域的制造、开发、工程应用等工作,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机器人工程专业相关的主要工作岗位如下:

1、机器人工程师:
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机器人系统,包括机器人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开发和集成。

2、机器学习工程师:负责机器学习算法的研发和实现,包括深度学习、强化学习、机器视觉等方面。

3、控制工程师:设计、开发和测试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算法等方面。

4、视觉算法工程师
设计、开发和测试机器人的视觉系统,包括图像处理、目标检测、识别等方面。

5、机器人测试工程师
负责机器人的测试、验证和质量控制,包括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安全测试等方面。

6、软件开发工程师
设计、开发和测试机器人的软件系统,包括控制软件、算法软件、应用软件等方面。

7、机器人系统集成工程师
负责集成机器人系统和生产线系统,需要具有机器人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对于工控系统和PLC编程等有着较高的要求,具备工业生产自动化基础理论与应用能力。

8、工艺工程师

工艺工程师需要有一定的机器人基础知识,配合机器人操作员完成工作,负责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故障分析和维修能力,能优化生产流程,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考研方向

机器人工程专业考研方向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偏向于智能科学领域,如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二是偏向于机械制造领域,如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等专业。

专业负责老师:段昱臻

手机号:13844675327

QQ号:1198654338

机器人工程专业介绍(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