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实验室管理制度
来源:
点击量:
学生实验管理制度
一、 学生必须按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到实验室上实验课,不得迟到、早退和旷课。
九、无关人员不得随便进出实验室,外来人员进入实验室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十、由于特殊原因,未能参加实验者,经指导教师同意方可补做。无故不参加实验,以旷课论处。补做实验需由本人写出申请,指导教师同意。
物理实验员管理制度
一、熟悉教材内容,掌握仪器设备的规格、构造、性能、工作原理,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二、对分配和购置的仪器设备要及时入账,做到帐物相符、分类存放、摆布合理,保持实验室清洁整齐。
三、.对分管的教学仪器要定期进行检查,发现故障及时维修,始终使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四、配合任课教师做好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时要到场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作好实验教学情况记载。
五、 实验室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注意防火、防盗、防爆、防潮、防腐、防毒、防冻、防磁、防锈、防病毒和辐射的危险。
六、实验室用危险品必须随领随用,严格登记手续,一律不得将多余的危险品随便存放,要交专人专地存放。实验室和楼道要有灭火设备,并定期检查。
七、实验室工作人员每次工作完后要认真进行安全检查,关闭水电,处理好废水、废液的排放,清理工作场地,关闭电源,关好门窗。
八、坚守工作岗位,按时上下班,负责实验室的卫生工作。
九、按照学校《实验员安全工作责任书》中关于实验员职责部分的规定履行自己相关的安全职责。
十、完成分管领导交托的其他任务。
物理实验教师管理制度
一、认真备课,教学认真负责,教书育人。全部实验均要求预做,对首次上岗的实验指导教师均要求预讲。
二、熟练掌握各种仪器设备及教学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按照实验教程及实验室的规定安排讲课内容。
三、实验开始前指导教师应清点仪器、器械,发现问题,要求实验室人员及时解决;实验结束后,应向实验室人员交接清楚,并认真填写《物理实验开课记录》。
四、负责组织实验教学,认真指导学生实验。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内容并检查预习实验报告,教育指导学生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和爱护实验仪器,督促学生改正不正确的操作方法,并最终完成教学实验和结果分析。
五、实验课期间指导教师不得擅自离开实验室。
六、实验结束后,应安排学生打扫实验室卫生,轮流打扫实验教学区卫生。离开实验室前应检查门、窗、水、电、火的安全,无误后才可离开实验室。
七、学生损坏实验器械或仪器时,指导教师应对损坏原因和赔偿签署意见,协助实验室人员执行学生赔偿。
八、完成学生实验报告的批改和归档、成绩登录等教学环节,积极参加实验室的集体活动。
物理实验中心
2020年6月1日
二、实验前必须作好预习(或按要求写好预习报告)及其他准备工作,并接受教师提问检查。
三、在实验室内,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一切规章制度,注意保持安静,不准高声谈笑或打闹;不准抽烟,不准随地吐痰和乱丢纸屑;不准动用与本次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和室内其他设备。实验开始时,学生应先查点仪器,工具是否齐全,不得随意调换,如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四、实验中,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数据(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不得马虎从事,不准修改原始记录。不允许抄袭他人数据,不得擅自离开操作岗位或干扰他室。如有损坏仪器、设备、器皿、工具者,应主动说明向老师说明实验原因并接受检查,按规定填写报废单或书写损坏情况报告。
五、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安全,使用仪器、设备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带电接线或拆线。接好线路后,要认真复查,确信无误后方可接通电源。如无把握,须请教师审查。尽量节约水、电和其他消耗材料。实验过程中,如发生事故,要保持冷静,迅速采取措施,切断电源,防止事故扩大,并注意保持现场,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
六、实验完成后,须将使用的仪器、设备交还指导教师检查后,放回原位并清扫实验现场,关好门窗,关闭电源,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
七、实验时,要爱护仪器、工具,实验仪器设备如发生损坏、丢失或其他事故,应保护现场,及进报告,查明原因,分清责任,由于违反操作规程而损坏丢失的仪器、工具,必须赔偿,直至纪律处分。
八、认真写好实验报告并及时交送指导老师,不允许相互抄袭实验报告,对于抄袭实验报告以不及格处理。